舊墻面外墻涂料(抗裂中涂+彈性外墻涂料)施工工藝
一、 舊墻面基層處理
1、對舊墻面的粉化、褪色、空鼓、開裂、脫落泛堿、疏松、滲水、表面裂紋、剝落、發霉、污染等,分類進行檢查評估;
2、 對墻面出現的空鼔、起鼓的地方應徹底鏟除,去除舊基層表面的疏松部分,清掃或用水沖去表面浮灰,清理后的基層表面不得有明水、灰塵或油污堆集;
3、 裂縫修補應使用切割方法進行修補,方法與空鼓修補方法相同。用切割法補縫時,需用切割機將裂縫切成V形縫后再進行修補(涂刷302混凝土界面處理劑按甲料:乙料:水泥=1:3:0.5(重量比)一道,后采用柔性膩子嵌縫)。
4、 對老墻面須先將前面不平整部位用界面劑拌水泥,細砂補平;
5、 待干燥后采用302混凝土界面處理劑按甲料:乙料:水泥=1:3:0.5(重量比)的比例配制界面處理劑,均勻涂刷到整個舊墻面上,干燥。
6、 配制好的處理劑必須在2小時內用完,因此應根據工程用料量隨配隨用,避免浪費。
7、 施工與養護期間,環境溫度須≥5℃,養護制度同水泥砂漿或混凝土。
8、 302界面劑理論用量:0.15~0.2kg/m2,此數據是我公司在標準情況下所得數據,實際用量隨施工具體情況有所變化。
二、貼網格布,批刮膩子:
1、在用302界面劑處理過的基面上采用抗裂砂漿貼網格布等進行基層的平整處理。
1)在整個墻面上,用灰刀批刮一道抗裂砂漿,在表干之前壓入網格布,確保網格布搭接部位不小于500px。實干后再進行第二道抗裂砂漿的批刮。
2) 再采用外墻柔性膩子批刮、找平。
3)砂紙打磨,2-4小時內用砂紙打磨至光潔平整。
三、施工外墻抗堿底漆:
1)按對應外墻抗堿底漆產品說明書要求進行施工底漆。
2)施工道數:通常施工1-2道,具體視實際涂裝效果而定。
四、施工彈性抗裂中涂:
1)底漆需完全干燥后才可進行抗裂中涂施工,一般根據不同的造型需求來選擇造型滾筒滾涂,施工時須輥涂均勻,并注意上下左右之間的搭接處理。
2)通常為施涂1道,理論用量:0.7-1.0 kg/ m2/道。
五、施工彈性外墻涂料面涂:
1)抗裂中涂須完全干燥后(標準狀態下干燥24小時以上)方可施工彈性外墻涂料面涂。2)面涂需施工2遍。兩遍面漆施工間隔時間大于6h。如有露底,須在2h內修補。理論用量:0.3 kg/ m2。
六、注意事項:
1) 應使用相同涂刷工具,涂抹的紋路要左右前后相同,顏色一致,施工涂層墻面應有防雨、防污染措施。
2)一種顏色涂料用一套涂刷工具,界面變動要橫平豎直,不要將兩種主料穿插在一起。
3)雨后施工要檢查基層含水率,含水率應小于10%,檢驗方法將一塊正方形的塑料布用膠帶沿 塑料布四周粘貼在墻面上,陽光照射1h左右,觀察塑料布上是否有水珠出現, 若無水珠出現,可以施工,否則不能進行施工。
4)應當注意的質量問題:
接茬現象: 主要原因是由于涂層重疊,面漆深淺不一所造成。因此在施工中要避免接茬現象,
可采取以下措施:
(1)應把接茬放在分格線上; (2)溫度高時應背光施工,抗裂中涂拉毛應濕對濕對接。
(3)施工最好一次成活,不要修補,這就需要層層驗收,嚴把質量關,以免造成接茬現象。
3.5成品保護:
3.5.1在施工中,將門窗及不施工部位遮擋保護。
3.5.2嚴禁從下往上的施工順序,以免造成顏色污染。
3.5.3落吊藍時,嚴禁碰損墻面涂層。
3.5.4已施工完的成品,嚴禁蹬踩,以防污染。
七、完工驗收